淄博新闻网-淄博新闻-淄博最新新闻头条-淄博新闻热线

央视数据新闻报道的文本进化与话语建构

淄博旅游 2019-11-28 20:4061网络整理淄博新闻网

摘要:数据新闻报道不仅丰富了新闻文本的样态,同时也折射出深刻的社会生活现实,体现媒体对民间及官方话语的表达与诠释。本文以央视近年来的数据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以“内容—形式—意义”三个层面为文本解读框架,通过分析发现,央视数据新闻报道内容逐步国际化,更体现人文价值,可视化设计更是实现了数据新闻的人性化建构和纪实性传达,其内容和形式的发展显示出数据新闻文本的进化历程,同时,从网民话语表达到官方话语建构,数据新闻彰显出在话语体系建构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数据新闻;文本;可视化;媒介话语

一、研究目的及文本选择

有学者在研究电视新闻文本时,从不同的媒体与文化研究理论及分析方法入手,将研究视野分为四个层面:“内容——说了什么,文类——通过什么模式传达信息,话语——通过语言揭示了什么,符号——通过语言景象一层层引申了什么。”①具体来讲,这四个层面的研究是由表及里的,同时又各有侧重:内容分析强调对文本中某些词或概念进行定量性描述,分类分析法强调文本是如何有效构建以将信息传达给受众的,话语分析强调在语言和权利关系中解析话语深层的思想意识形态及政治和社会制度对话语的支配作用,符号学分析强调在受众对文本的解读中考察符号在所依托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的思想意识的关联。虽然四种分析法各有优劣,但是其研究切入点和方法论比较明确。本文将在这一框架下进行必要的简化,即沿着“文本内容—文本形式—文本意义”的思路进行。

本文以央视近年来引起较大反响的数据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内容—形式—意义”三个层面的解读框架,分析一系列数据新闻报道视频和文字内容,期望能从中发现央视数据新闻文本样态的进化路径,进而探视其媒介话语内涵的发展。

数据新闻发展的高潮出现在2014、2015年,央视抢占大数据挖掘的优势资源,凭借强大的数据新闻生产效力,秉承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推出系列数据新闻,成为行业标杆。其一是2014年两会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特别板块——“两会大数据”,该系列共播出5期,分别是《亚洲国家更关注中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谁在看?看什么?》《25到30岁年轻人关注环境治理》《老百姓眼里的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追踪网民两会热点轨迹》;其二是2015年国庆期间央视重磅推出的大型数据新闻节目《数说命运共同体》,共7集,分别是《远方的包裹》《通向世界的路》《文化的旅行》《奔跑吧,能量》《食物背后的故事》《丝路,走起》《中国制造,你选啥》。

二、从“两会大数据”到“数说命运共同体”的文本进化

(一)选题内容国际化

大数据具有多维度、全覆盖的特点,能够从时间和空间跨度上对事物发展变化中的类别与顺序、程度与比例、量变与趋势进行全景扫描,从而使观众了解总体规律、获得全局认识。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剧,大数据也可以扫描整个“地球村”。

央视数据新闻从起步开始就在国内重大节日或活动期间推出系列报道,比如“数说”春运、“数说”两会等,2014年的“两会大数据”系列报道延续这一惯例,但是所用数据已经从官方数据、企业数据升级为网络大数据,主要通过挖掘网民网络行为数据,分析“两会”期间中国老百姓所关注的问题及对中国政府施政方针的期待,从内容来看,食品安全、环境治理、住房改革等问题同时进入网民和政府议程。“数说命运共同体”通过讲述贸易、投资、中国制造、基础设施、饮食文化、人员往来等,呈现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命运共同体”图景,使其成为国际焦点。这次报道充分展现了央视在数据挖掘、分析计算、可视化技术方面的发展水平,在全球化进程中,央视数据新闻对更大更广的国际主题的关注是前景可期的。

(二)数据的人文价值愈益凸显

价值驱动数据,数据驱动新闻,只有赋予数据以人文价值,数据才是有用的,才是活的。移动互联网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的叠加,使得人即是数据,数据即是人。数据新闻的人文价值主要体现在人与新闻的互动,人与社会组织的互动、人与人的互动中,央视数据新闻的报道视角往往着眼全局、关注个体,使得每一个观众都能够从数据中找到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共鸣,同时,数据新闻的文本框架也始终贯穿着互动型报道视角,体现社会交往关系。

淄博新闻网-淄博新闻-淄博最新新闻头条-淄博新闻热线 Copyright © 2017-2019 http://www.jzlasi.com 淄博新闻 版权所有 

网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